台北“宝林茶室”中毒6死两大原因曝,拆封粿条没冷藏,手套重复用。(图片来源:台湾“中时新闻✅网”)
华夏经纬网1月21日讯:据台湾“中时新闻网”报道,去年岛内喧腾一时的“宝林茶室”A13分店中毒✅6死27伤案,台北地检署21日侦结,认为该分店粿条食材没有冷藏保存□□□、且将未用完的粿条混加进新开封粿条,且一再重复使用塑料袋充作手套抓取粿条的手套,加上案发时气温变化大□□、厨房环境闷热潮湿,致病菌株生长,产生邦克列酸(Bongkrekic Acid)毒素,依违反台湾地区“食安法”□□、过失致死□□□□、过失伤害罪起诉负责✅人㊣黎㊣仿轩□□、店长王顺德□□□□、厨师周日豪□□、代班厨师胡清富□□□□、阮姓实习生共5人,其中黎□□□□、胡各被求刑4年□□、4年2月。登记负责人陈逸凡则获不起诉处分。
另宝林茶室㊣饶河店2人中毒部分,因2人未检出邦克列酸,因此负责人黎仿轩犯罪嫌疑不足,获不起诉处分装修公司起码。
岛内这起首度发生的邦克列酸中毒死亡案,发生在去年㊣3月22日,新北市39岁吕姓男子到宝林茶室食用炒粿条□□、发生呕吐腹泻状况,23日送医救治,因急性肾衰竭病逝。之后陆续传出中毒事件,总计有33人中毒,共有6人死亡。
起诉指出,去年3月14日至19日,宝林茶室A13分店所在地的台北市信义区平均气温升降频繁,因百货公司结束营业后关闭空调系统,该分店厨房环境㊣闷热潮湿,符合唐菖蒲柏克氏菌椰毒病原型菌株生长,并产生邦克列酸毒素有利环境。
加上该分店人员明知粿条拆封后应冷藏保存,却任意将已拆封的粿条放在常温之下□□、紧 邻地面及水沟的置物篮内,且持续使用已拆封未冰存的粿条制作餐点,其中胡男更是一再重复使用塑料袋充作手套,抓取粿条,并将新拆封的粿条放入已使用过塑料袋,甚至混装不同时间拆封的粿条,致粿条遭污染。
由于该分店的人员疏失,致自去年3月19日至24日间,有33名顾客前往用㊣餐中毒,造成6人死亡。
检方认为黎仿轩□□、胡清富2人过失情节及犯罪所生危害均属重大,2人犯后推诿卸责□□□、供述避重就轻,各被求刑4年□□□、4年2月,店长王顺德未落实教育训练,落实食材管理,且侦查初期㊣曾作不实供述,最终认罪,请求量处适当之刑。
另周日豪未落实食材交接,过失情节重大,且未能坦认全部犯行,请求法院从重量刑,阮姓实习生因工作期间非长,且犯后认罪,请求量处适当之刑。